榮佰關注 | 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國內旅游出游2.74億人次, 五一全國
時間:2023-05-05 17:08點擊:
次
來源:讀道鄉村案例設計
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,文化和旅游行業復蘇勢頭強勁,全國假日市場平穩有序。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,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.74億人次,同比增長70.83%,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.09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.56億元,同比增長128.90%,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.66%。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豐富。“五一”假期,文化和旅游部啟動“5·19中國旅游日”主題月活動,推出各類文化和旅游公益惠民措施。開展以“春暖花開 我要旅游”為主題的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周活動,滿足大家假期多層次消費需求。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繼續免費開放,積極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間,開展沉浸式體驗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。全國共舉辦廣場舞、群眾歌詠、“村晚”等群眾文化活動約4.75萬場,參與人數約1.66億人次。全國1.28萬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,占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86%,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節性原因外,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旅游景區實現“應開盡開”。全國共舉辦營業性演出3.11萬場次,票房收入15.19億元,觀演人數約865.49萬人次。各地也加大了假日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力度,北京舉辦首屆博物館活動月,廣東舉辦166項重點文化旅游活動,貴州黔南州荔波漳江景區推出“民族服飾+山水”創意展演,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辦“人民總理周恩來”展覽,山西太原和晉中共同發布“錦繡太原 家國晉中”六大主題12條精品旅游線路,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館開啟實景科普劇本游“山海秘境”。惠民措施助燃文化和旅游消費。各地結合“5·19中國旅游日”主題月活動,相繼推出文化和旅游系列惠民活動,實行景區門票減免或打折,發放文化和旅游消費券等措施。江蘇開展“蘇新消費·夏夜生活”夏季購物節活動,發放1.7億元惠民消費券及55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。重慶舉辦第八屆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季,攜手平臺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費券。同時,各地積極營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,提升游客滿意度和獲得感。山東淄博推出燒烤專列、免費停車等優惠措施,吸引游客到訪。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采取提前開園、常態化開放夜長城等舉措,迎接客流高峰。福建武夷山在各景點加派專人疏導秩序,加強觀光車調度管理,優化游客出行體驗。蘇州、鄭州、上海、北京、成都、重慶等熱門城市為留住游客也各顯身手,推出本地市民讓橋讓路、打卡點配置充電寶、軌道交通延時收班、行李儲存柜、志愿者服務亭等溫馨服務,讓游客充分感受假日出行的美好。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顯。“五一”假期,文博看展、文化演藝、國風國潮熱成為旅游新風尚,“旅行+演藝”“旅行+看展”“旅行+刷博物館”受到市場青睞,各地相繼推出看展式社交、國風漢服、圍爐煮茶、音樂雅集等活動,演唱會、音樂節所在地周邊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升高,旅游在周邊消費場景的溢出效應愈發明顯。中國國家博物館、敦煌博物院等文化地標熱度不減。煙臺迷笛音樂節、北京草莓音樂節門票基本售罄。麗江舉辦簡單假日生活節,打造“音樂+文旅+生活方式”的全新范本。武夷山推出閩越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考古探源線等10條精品旅游線路。哈爾濱極地公園吸引1000多名小學生參與沉浸式海洋課堂。成都沉浸式大熊貓義工研學體驗、三星堆考古研學、川劇變臉非遺研學、青島海洋軍事展覽館愛國主義研學、天津海洋博物館科普研學、西溪濕地農業研學等項目豐富多彩。跨省中長線游、周邊游和熱點景區高位運行。“五一”假期,全國旅游出游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,出行距離和消費活躍度創下歷史新高,游客出游半徑和目的地游憩半徑雙提升,300公里以上的跨市、跨省游熱度明顯走高。國內傳統熱點旅游目的地城市北京、杭州、大理、廈門熱度不減,重慶、長沙、淄博等網紅城市,長興、仙居等小眾目的地備受關注,親子玩樂、非遺、休閑度假、鄉村旅游等受到青睞。根據數據監測,4月28日18時至5月3日6時,24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間客流量7768.6萬人次,平均每個集聚區每夜6.39萬人次,較2022年同期增長114.5%。其中,上海南京西路、南京秦淮河—夫子廟片區、泰安泰山秀城、長沙五一商圈、成都春熙路大慈坊、南寧三街兩巷、西安城墻景區等多個集聚區“五一”假期累計夜間客流量均已超100萬人次。
“五一”假期已進入尾聲,全國消費市場紅紅火火,各地景區“堵堵堵”的相關話題頻頻沖上熱搜。

據央視新聞5月2日消息,4月29日零時至5月1日16時,全國游客量排前十的景區分別為:
杭州西湖、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、南京鐘山風景區、北京頤和園、大理古城、西安大雁塔·大唐芙蓉園景區、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、武漢東湖風景區、北京奧林匹克公園、北京天壇公園
由于不少地方游客量暴增“五一”的堵,逐漸“離譜”。這幾天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,吸引了不少游客,由于行人的步道和駱駝的通道,有兩個交叉點在人流量較高的時段,會出現“堵駱駝”的情況為此,景區設置創意信號指示燈,“綠駱駝燈亮駱駝行,紅駱駝燈亮駱駝?!?。
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里,游客排隊觀看大熊貓“花花”,隊尾處立著牌子,寫著:“此處排隊還需2個小時以上”據了解“五一”期間,進園游客激增園區也增加了防護措施,加強安保力度。
4月29日晚,有網友發布,“黃山有大量游客擠在廁所過夜”的視頻,安徽省黃山風景區管委會30日回應:4月29日晚,雖經多方勸導,黃山風景區山上公共場所,仍有800余位游客留宿,由于夜宿游客較多,公共場所容量有限,也有少數游客自行在景區旅游公廁過夜。5月1日,“珠穆朗瑪峰凌晨兩點還在堵”沖上熱搜,5月1日晚,據大河報消息,原視頻發布者蔣女士回應稱這是誤傳。視頻拍攝于4月27日凌晨2點多,并非五一假期拍攝。視頻是她拍攝的,但被搬運至微博她并不知情
本土景點發力,包攬前十
五一假期,全國文旅全面復蘇,勢頭火爆。根據百度地圖發布的《五一景區熱門排行榜》首日數據,本土景點包攬前十。
爆紅的“淄博燒烤”大本營——淄博張店八大局便民市場排名第一,重慶洪崖洞也被“特種兵們”攻占,摩肩接踵,熱度居高不下。而往年游客集中的迪士尼樂園僅排名第29,環球影城跌出前30。
此外,泰山,烏鎮、八達嶺長城、汕頭南澳島、山西五臺山、平遙古城,長沙五一廣場等都在榜單前十。
作為春節后首個長假,“五一”假期開啟以來,游客出游意愿強烈,全國鐵路和各大旅游景區迎來客流高峰。
據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,“五一”期間預計全國出游人數將超過2.4億人次,成為自2020年以來最火的“五一”假日市場,達到2019年同期的104%。
“五一”或將成為疫情防控平穩后,中國旅游市場恢復常態化發展的新轉折點。歷經三年疫情防控,“五一”景區再現“人從眾”,旅游市場大幅升溫,人民群眾的出游熱情得以釋放,在各方面的努力下,旅游業復蘇已勢不可擋。作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旅游復蘇是必然,也將是常態。相信在未來,文旅行業將成為促消費重要抓手,進一步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。
——OVER——
注:本文來自“讀道鄉村案例設計”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。